未來或形成“客機腹艙運力與全貨機運力齊頭并進”的新市場格局
首先,疫情之下逆勢生長的航空貨運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會有哪些新趨勢,是否會走“客貨分離、區域分工”的機場格局?
民航專家周華對此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制造和消費都在升級,對于高價值和強時效貨物(valuable & vulnerable)的進出口需求越來越多,載量大、航程遠、貨倉可加溫、可裝載特殊尺寸和重量貨物的全貨機會越來越有市場,比如像順豐航空這樣的專業貨運公司以及鄂州花湖機場這樣的全貨運機場將會受到市場青睞和成為貨運網絡的中心節點,其重要性會在我們構建自己的國際航空貨運網絡的過程中逐步顯現。
但是,就航空貨運本身而言,客機腹艙的貨運能力依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市場參與者,尤其是在客運能力不斷恢復的趨勢下。
可以預見的是,我國的航空貨運市場Z終形成的格局可能是全貨機運力和客機腹艙運力齊頭并進、各有優勢的格局,貨運網絡將會向著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機場也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區域分工和客貨分離的運行模式。
國內航空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隨著三大航旗下物流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味著航空貨運公司與航空快遞物流企業強強聯合,并實現航空物流企業同上下游企業聯合重組,并向一體化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邁進。
另外順豐航空、京東等快遞企業也在今年初動作頻頻,實現了機隊規模、網絡布局以及業務量等多方面的提升。今年2月9日,順豐宣布將收購嘉里物流51.8%的股份,將進一步拓寬國際網絡和開展供應鏈業務,并實現網絡、資源、客戶等方面互補。
京東物流也于今年尋求上市,以此作為自建物流布局的一步。此外由于去年航空貨運的火爆,有消息稱更多的國內航空企業或將會考慮去“試水”貨運業務,國內航空貨運市場競爭會日亦激烈。另外隨著全球經濟化、國際貿易競爭全球化,國際貨運市場必然競爭也將加劇。